从1937年11月底上海沦陷,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,日军进入租界止,历史上称为「孤岛」时期。那时期的上海租界,政治环境极其险恶,张善琨以古装片《木兰从军》(1938)借古喻今,轰动一时,掀起了古装片的热潮,但很快就被大量粗制滥造的才子佳人民间故事古装片所替代了。在孤岛影坛的一片溷沌中,费穆和民华公司主持人金信民、童振民,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和巨大的资金去拍摄《孔夫子》,可说是众醉独醒,逆流而上。《孔夫子》是民华的创业作,影片没有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戏剧性,倒处处透露出悲怆的情怀,作品中的孔子身处衰世,先后困于奸乱,绝粮陈蔡,弟子死难,家人凋零,落得孑然一身却仍与世抗衡,节高气傲。《孔夫子》绝不是一套讨俏的电影,在华语电影大片横行的今天,费穆在「史」与「剧」之间的思考、对电影美学方面的探索,尤其显得难能可贵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