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目录[隐藏]
央视纪录片《敦煌》
央视大型纪录片《敦煌》是继《故宫》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,旨在记录敦煌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,深入揭示敦煌两千多年来的文化内涵。摄像机对准敦煌和在这块土地上曾经生活过的人们,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,将那些被遗忘了的文明一一重新呈现在观众的视野中。主创人员力求奉献一部全方位反映敦煌历史与文化的文献纪录片,全面纪录敦煌地区2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散落其中的故事;全方位展现100年来敦煌学的学者对这个沙漠宝库的孜孜不倦的探索成果。
第1集 探险者来了
1907年,斯坦因第一次来到敦煌,当英国、法国、德国等国家越来越强大时,古老的中国正在沉睡,当异域的探险者们逼近时,敦煌封闭的宝库敞开了大门。在沙漠的漫长旅途中,斯坦因总是随身携带两本书,一本是《马可-波罗游记》,另一本是玄奘的《大唐西域记》。
第2集 千年的营造
七十岁的彭金章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,四十九岁时来到敦煌,开始了一段与莫高窟为伴的考古生涯,他时常往返于大泉河两岸,河的另一边绵延一千六百多米的崖壁上,大小不一排列着七百三十五个洞窟,如此大规模的窟群因何而来,又是如何建造的,一直是他考古研究的目标。莫高窟在外观上最为显眼的就是位于石窟群中段的标志性建筑96窟,又叫九层楼。红色楼阁依山而建,气势雄伟。96窟打造于武则天当政时期,运用了庞大的工匠规模。
第3集 藏经洞之谜
在敦煌最吸引眼球的是莫高窟里的藏经洞,它被标号为17号,是1900年被偶然发现的。它的形成有很多种说法,争议不断,直到今天没有一个公认的绝对说法。现如今,曾经存放在藏经洞内的文献被存放在世界各地,从这些文献中我们解读到一千多年前人们的生活、思想、甚至情感。
第4集 无名的大师
公元713年,唐玄宗改年号为开元。唐朝进入了辉煌的开元盛世。史小玉最为仰慕的画圣吴道子便生活在这个时代。吴道子高超的人物描法有“吴带当风”的美誉,粗细变化的笔墨之间,人物天衣飞扬,满壁风动。莫高窟的画像中就颇有吴道子的画风。
第5集 敦煌彩塑
公元935年,五代晚期,此时正是敦煌望族曹氏,在河西的统治管理时期,已有六百年历史的敦煌莫高窟仍然在开凿建造之中。作为莫高窟里的一位普通塑匠,赵僧子在这座新建的洞窟里已经连续工作了数月之久。看着一个个刚刚完成的塑像,赵僧子总算松了口气,当他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到洞窟口时,阳光迎面而来刺痛了他的双眼,那一瞬间他仿佛看到了传说中的佛光。
第6集 家住敦煌
本集将通过专家采访,以分析土地官司的起诉、立案、取证和判决的关键点为主线,展示阿龙在打官司期间参加女人社,去莫高窟拜佛等小故事,通过阿龙的回忆,展示敦煌服饰的变化、饮食的多样、婚礼趣事、莫高窟燃灯节、马球赛等典型的敦煌生活,敬请收看。
第7集 天涯商旅
这里是亚欧大陆,距离海洋最远的地区,美国地理学家亨廷顿将这一代称作“亚洲的心脏”。人们在这里筑起城市,敦煌,就是其中的一座。敦煌是这条丝绸之路的咽喉所在,粟特人是这条商道上活跃的民族。本集讲述的正是粟特人怎样踏上丝路商贸之旅,经过一路坎坷之后,却因战乱而终生未能到达长安,最后终老敦煌的故事。通过勾勒粟特人曲折的命运,展现历史行程的衍进,反映赋予丝绸之路以活力的粟特人群体与敦煌的商贸气质。
第8集 舞梦敦煌
舞梦敦煌,这是一种流传了千年的舞蹈,舞动的琵琶,飘逸的身姿,灵动的眼神,无不展现出它来源于宗教华丽唯美和神性的气息。这是敦煌壁画中最为人所知的一种舞蹈——反弹琵琶舞。本期节目将通过程佛儿、高金荣一古一今两个人物追寻敦煌梦舞的历程,讲述他们追梦寻梦实现梦想的故事,进而展示以盛唐时代为代表的敦煌乐舞。
第9集 敦煌的召唤
本集主要讲述新时期敦煌研究院为保护莫高窟、窟内壁画艺术而做的工作。
莫高窟是需要精心照料的,而洞窟内的壁画更是异常的脆弱。风沙、地震都是洞窟的宿敌,而水气、虫害等微小的元素都可能给壁画带来致命的损坏。敦煌研究院要做的工作,大者维护整个莫高窟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,小者细心呵护每一寸壁画。
褪色、起甲、空鼓、酥碱、剥落,这些都是壁画的病症,研究院的工作人员通过输液、注浆等手段来为壁画治病。美术工作者则用另一种形式来保存壁画,他们用珍贵而难得的矿质颜料来临摹壁画。光是一个洞窟壁画的临摹,有时就需要耗时几年。而一项更为庞大的工程正在展开——“数字化洞窟”工程。这项工程完成以后,我们只要坐在电脑前就可以领略到敦煌的瑰丽艺术,并且,可以尝试不同的角度……
第10集 守望敦煌
这段影片记录了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告投降后,那个令人陶醉的夜晚,多少中国人尽情地流淌着他们压抑了八年的欢笑和泪水,在这些蹦跳的人群里,就有国立重庆艺术专科学校的高材生段文杰,战火余生,大批滞留在重庆的外乡人纷纷返回自己的家乡,而身为四川人的段文杰,却告别了新婚的妻子,随着喧闹的人流,他要向北、向西,去他向往已久的敦煌,与神灵和艺术对话。
评论(0)